壓力的測量和控制,在工業生產自動化過程中是***重要的。準確地測量和控制壓力,對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壓力的測量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能準確掌握壓力測量儀表的故障并予以有效排除,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工業生產流程中應用著各種不同的壓力表,現將各類壓力測量儀表的主要技術性能列于表中
儀表 名稱 | 測量范圍 | 精度 | 優缺點 | 主要用途 |
液壓式壓力計 | 0-15 0-2000 mmH2O或mmHg | (0.02-1.5)級 | 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但測量范圍窄,只能測量低壓和微壓 | 用來測量低壓及真空度,或作壓力標準計量儀器 |
活塞式壓力計 | -0.1-0.25Mpa 0.1-250MPa | (0.02-0.05)級 | 測量精度較高,但結構復雜,價格較貴 | 用來檢定精密壓力表 |
彈性式壓力計 | -1-10000MPa | (0.25-2.5)級 | 使用范圍廣,測量范圍寬,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有電接點式、遠傳式等 | 用來測量壓力及真空度,可就地指示,也可集中控制或記錄,發信報警 |
電測式壓力表 | 0.7-5×102MPa | (0.2-1.5)級 | 按信號轉換原理分電位器式、應變式、霍爾式、電感式、振頻式等 | 多用于壓力信號遠傳,發信與集中控制,適于組成自動控制系統,與計算機聯用 |
彈性式壓力表的工作原理
彈性式壓力表是一種量大面廣的測壓儀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彈簧管、膜片、膜盒、波紋管為彈性元件,在被測介質的作用下,產生相應的位移,經傳動機構帶動指針,在刻度盤上指示出被測壓力值。
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指針不在零位,在表盤某一刻度上
給壓力表加壓,發現其壓力值從某一刻度上成比例的變化,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壓力表通常用在振動比較大的場所,或壓力表不小心受到摔碰,使壓力表在回零過程中,扇形齒輪和中心軸之間瞬間不嚙合造成的,排除這種故障的方法是取下指針,重新定針。
隨著壓力的增加,彈簧管壓力表的示值逐漸的增大或逐漸的減小。
上述誤差叫線性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傳動比發生了變化,只要移動調整螺釘的位置,改變傳動比,就可以將誤差調整到允許的范圍內。當被檢表誤差為正值,并隨壓力的增加而逐漸增大時,將調整螺釘向外移,降低傳動比;當被檢表的誤差為負值,并隨壓力的增大而逐漸減小時,將調整螺釘向內移,增大傳動比。
非線性誤差
壓力表的示值誤差隨著壓力的增大不成比例的變化,這種誤差叫非線性誤差。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壓力表經過長期使用,各部件之間的配合發生了改變。排除這種故障的方法是改變扇形齒輪和拉桿的夾角。
指針在前半程走得快,在后半程走得慢,調小拉桿與扇形齒輪得夾角。
指針在前半程走得慢,在后半程走得快,調大拉桿與扇形齒輪得夾角。
拉桿與扇形齒輪夾角調整可以通過轉動機芯來達到。具體方法,旋松底板固定螺絲,轉動機芯至合適位置,然后旋緊底板固定螺絲,加壓從新校驗。調整方法,適誤差具體情況而確定,通常情況下,先將儀表的非線性誤差調成線性誤差,然后再調整線性誤差。為此,一般情況下調整拉桿與扇形齒輪夾角的同時,也調節調整螺釘位置。
游絲絞亂
游絲絞亂是由于使用中超負荷或者受到較大沖擊或自行拆卸造成人為損壞所致。當它處于正常位置時,給中心齒輪一反時針方向的線性平穩的回復力,如果游絲被絞亂,這種回復力將消失,就會出現(1)指針跳擺,數值不穩,增大偶然誤差。(2)零位誤差大。(3)系統誤差加大。排除這種故障的方法:(1)重盤游絲(2)配換游絲
齒嚙合面和配合軸孔角部磨損嚴重
引起數值誤差大而且不穩定,有卡針的現象。產生這種損壞主要是因為壓力表在一固定的不穩的載荷下長時間使用造成的(如動力空壓機),因而壓力傳遞過程中有了較大補償或毛刺阻礙而使計量值超差:
排除方法:(1)更換新的配件(2)采取縮孔修復,對損壞齒嚙可經過調整以避開損壞齒面繼續使用。
指針不回零
如果經升壓后又卸壓,指針回不到零位,說明此表零位狀態增加了回復力方向的力。這種力來自摩擦阻力或形變的剩余張力。摩擦阻力主要發生在游絲連桿、鉸鏈嚙合部位,如果游絲粘圈或絞亂,連桿鉸鏈活動不靈,嚙合部位有毛刺,都將使摩擦力急增,使指針回不到零位,所以這些部件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即可排除不回零現象。